朝闻通: 全球領先的新聞稿發佈, 傳播和監測服務提供者
搜尋
愛漫閣推出首個動漫AIGC圖文模型:用AI引發行業變革

愛漫閣推出首個動漫AIGC圖文模型:用AI引發行業變革

2023-12-21 17:19

  朝聞通,2023年12月21日上海——12月8日,AI創業公司愛漫閣舉辦發佈會,推出國內首款專業動漫圖文模型與AI漫畫工具,服務專業領域的創作者。

  這是國內首款通過海量專業動漫漫畫數據訓練而成的AIGC大圖文模型,其數據集規模超過500萬。基於該圖文模型研發的AI漫畫創作工具1.0,擁有多種實用功能,可將漫畫創作者從繁重工作中解脫出來,更專注於靈感與故事。

  對於整個動漫行業而言,這或許是一場大變革的分水嶺。翻山之後,風景將全然不同。

  愛漫閣此時的發佈,暗合新的浪潮。

  從年初大模型的集中爆發,到年尾實用AI工具的出現。AI創業正進入新階段。該階段充滿生命力的AI產品,主題將是解放生產力,通過消滅機械性與重複性勞動,開創更多可能。

  發佈會上,愛漫閣CEO姚必正表示,愛漫閣代表了AIGC在漫畫行業落地應用的新起點,這將爲無數漫畫家推開創意的大門。

  小)大變革的起點

  夏若水是一名從業超過15年漫畫家,據其分享,漫畫家的創作熱情,往往會在創作過程中消耗殆盡。

  很多漫畫讀者不瞭解的是,一頁幾秒鐘看完的漫畫,創作週期要持續將近16個小時。這一過程包括分鏡、草稿、線稿、鋪色、後期等五道工序。每道工序都關於一部作品的質量、效果與風格。

  而一個殘酷的事實是,真正承載作品不可替代性的靈魂部分,僅僅在於分鏡與草稿這兩步,僅佔整體工作的30%。換而言之,漫畫家的靈感與熱情在工作的三分之一時間內極大釋放,而在餘下三分之二的時間裏,被枯燥重複的體力勞動,一點點消解掉。

  也就是這70%的體力工作,嚴重拖慢了漫畫的生產週期,讓創作者、讀者乃至於整個漫畫市場,都牢牢陷入產能陷阱當中。

  如大部分漫畫家一樣,夏若水也曾請過助理來分擔工作,但效果有限,一方面培養助理需要消耗時間及精力成本,另一方面助理的工作也不穩定,換人招人的時間,也會影響作品的進度。若是算一筆賬,請助理或許還是一個虧本的選擇。

  在AI智能繪圖生成工具Midjourney誕生後,行業曾有討論,漫畫家、設計師的門檻是否被拆掉了?

  畢竟,任何一個有創意的人,都可以輸入簡單文字,得到一張任意風格的絕美圖像。

  然而夏若水稱,這樣的生成工具對行業從業者幾乎幫不上忙:“我期待我生成的內容要更專業、更準確,而不是更漂亮。”

  這是Midjourney等工具的侷限,也是愛漫閣的機會。業內人士稱,理解這個“侷限”與“機會”,要先理解動漫創作所需要的“專業性”,以及愛漫閣與大多數圖文生成大模型的不同之處。

  動漫行業第一重專業性,是連續性。生成類大模型的算法機制,導致了其生產的內容是擴散的、隨機的,而一部漫畫則需要畫面內容、風格、細節的一致性。這不僅包含人物和場景的一致,還包括作品整體的畫風、敘事的風格、細節的處理,都需要算法進行專業的學習。

  過去半年,愛漫閣對此進行鍼對性的迭代優化,生成圖片在人物形象、場景生成、個人風格

  等方面可以做到連續統一,有效避免讀者視覺上的不協調。目前,愛漫閣已經可以生成連貫統一的多頁漫畫。

  第二重專業性,是精細化。由於算法侷限,市面上大多的圖文生成類大模型,接收到一段細節豐富的長文本,會智能分析重點內容,其他細節按梯度下降,“偷懶”創作。而漫畫家在設計情節時,沒有一處細節是無用設計,嚴格遵循文本,保留高精細度的細節,便是最大化保留漫畫家的創意和靈感。

  愛漫閣對此也進行了專門調整,大模型會將生成圖像再次轉換成文本,與原始提示詞進行對比,確保生成圖像與原始提示詞保持一致,保證細節精度,讓漫畫家的創意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現。

  第三重專業性,是服務感。以往的AI生成圖片,往往存在顏色過雜,細節過多,光影太過豐富,當漫畫家想進行二次編輯時,反而要付出更多工作量。愛漫閣的模型和工具,預先考慮到作者二次編輯操作環節,可分層輸出線稿、鋪色稿、成稿,以及以便於創作者加入更具專業意圖的元素等內容。

  可以說,愛漫閣從誕生之前,便充分考慮創作者的實際需求,致力於將漫畫家從繁重工作中解放出來,使其更加專注於作品創意與內容創作。

  對整個行業而言,這或許是一場大變革的起點。在愛漫閣圖文大模型與AI工具的助力下,創作者的創作效率預計可提高50%以上。

  小)底氣與未來

  大變革之下,愛漫閣自有底氣,其底氣源於其在技術、資本、認知三個層面的佈局。

  愛漫閣成立於2023年9月,總部位於上海,其核心技術開發人員,來自國內外頂尖科技大廠,具備獨立搭建大模型訓練底座的工程能力。

  其中,愛漫閣CTO王彬曾就職於阿里巴巴達摩院,有浙江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雙博士學位,研發負責人陳宗豪爲原達摩院計算機視覺專家,愛漫閣核心研發團隊主要來自阿里巴巴達摩院計算機視覺團隊,半數以上擁有博士學位。

  在此次創業之前,2019年起,研發團隊便深耕於預訓練(大模型)領域,在頂級期刊論文發表數量和國內外專利質量與數量上,均處於國際領先水平。‍‍‍

  而愛漫閣CEO姚必正,曾在華爲和平安證券任職,在投資領域深耕十年,擁有精準的行業判斷與長遠的投資眼光。

  目前,愛漫閣已得到來自果麥文化的500萬元天使投資,並與果麥達成戰略合作關係,可依託果麥豐富的漫畫資源,進行模型訓練和數據集優化。此外,公司團隊成員中相當一部分人具有漫畫行業背景,擁有多年的行業積累。

  通過在技術、資本與認知三個層面的佈局,愛漫閣在AIGC動漫創作領域扎穩腳跟,搶佔先機。

  根系扎得越深,枝葉也將越發繁茂。目前,愛漫閣專業動漫圖文模型和工具,可以廣泛應用於漫畫行業的多個環節,深入行業鏈條,面向不同用戶釋放更大價值。

  對專業創作者而言,他們可藉助愛漫閣1.0完成大量基礎性的工作,將更多精力放在分鏡與創意上,考慮如何提升作品的內容與美學價值,獲得更大的創作空間;

  對漫畫愛好者而言,愛漫閣1.0作爲創作工具,可以很好的成爲普通人靈感的畫筆,降低漫畫創作門檻,服務多元的內容需求;

  對IP運營方而言,愛漫閣1.0可快速繪製相關場景和人設,呈現IP的完整世界觀。這無疑有助於IP運營方高效評估改編潛力,提高IP孵化效率。

  據瞭解,果麥已成爲愛漫閣的首批商業用戶之一,預計年內將陸續有通過愛漫閣創作的作品上市發行。

  小)始於商業,不止於商業

  2007年1月7日,舊金山,喬布斯身旁的大屏幕上,一束光照亮了黑蘋果。這場發佈會上,喬幫主發佈了初代iPhone,重新發明手機。而那束光究竟意味着什麼,誰也不知道。

  直到一年後的7月10日,喬布斯再次亮相,爲人們帶來了iPhone SDK,也就是如今的App Store,真正的變革開始發生。

  發佈後第三天,iPhone SDK上應用增長到800款,下載量超過1000萬次,兩個月後,這個數字變爲10億次。

  爲紀念這一數字,蘋果在官方上寫下一行字:“Thanks a billion”。

  被感謝的並非“十億”數字,而是這些應用背後的開發者、創造者,與無數選擇相信未來、願意觸碰未來的使用者們。

  初代iPhone的發明,只是推開未來大門的縫隙,基於全新技術生態而開發的垂直應用,才真正、永久地改變了世界。

  如果說今年大模型的熱潮,開啓了AI的iPhone時刻,那以愛漫閣爲代表的垂直行業應用模型,開始推開未來的大門。

  對於未來,姚必正充滿信心。他表示,“十年前,漫畫家都是在紙張上創作;目前,漫畫家都是在畫板上創作;今後,我認爲漫畫家應該在AI工具上創作。”

  可以預想,當愛漫閣更加深入行業,便將迎來更廣闊想象空間。

  基於內容創作,愛漫閣可以和更多內容生產方、服務平臺展開合作,打通從內容創作到產品化全鏈路,將AI技術應用到漫畫、動畫、內容製作、文化影視等內容領域,進而推動動漫產業鏈的變革。

  這樣的探索,不會只發生在漫畫創作這一個領域,而是會在各行各業持續上演,持續降低行業門檻,將生產創作的能力普惠給每一個普通人。

  未來面前,人類都是孩子。愛漫閣和更多初生的AI企業,正共同拉開一場AI變革的序幕。

消息來源: 朝聞通新聞稿發布平臺
相關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