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朝聞通/2024年8月6日東莞——又到暑假遊旺季,東莞觀音山迎來新一輪客流高峯,恰逢第三屆觀音山狀元文化節,遊客們題金榜、摸金鰲、漫步狀元廊,參加古風巡遊,樂在其中。也有許多市民遊客組團來觀音山熱身試跑,爲即將在8月25日舉辦的第12屆東莞觀音山登山大賽作準備。
一年四季,精彩活動不斷,這就是東莞觀音山。以“生態建園,文化立山”爲發展宗旨,“一座青山,一座福山,一座姻緣之山,一座文化之山”是觀音山的前進方向。近年來,觀音山生態建設綻放新姿,文旅活動大放異彩,走出了別具一格的文旅融合之路。
緊扣“四座山”概念爲品牌建設賦能
盛夏時節,高考、中考放榜不久,觀音山上“金榜題名”的喜慶氣氛濃烈。魁星臺、狀元長廊、三元門、福山金榜、貢院等狀元文化主題打卡點人氣旺盛,家長們帶娃紛紛前來打卡,討一個“錦繡前程”好彩頭。感恩廣場,常有古代“狀元登科”情景演出,身着紅袍、頭戴金花的少年騎馬而來,侍者拱衛,鑼鼓齊鳴,好不熱鬧。遊客們除了參與互動遊戲,還能敲響“狀元鼓”“狀元鑼”,走過“三元門”,在“福山金榜”寫下名字,摸一摸金鰲雕像,人人盡興。
狀元文化節是東莞觀音山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的縮影。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董事長黃淦波告訴記者,觀音山人的願景就是將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打造成一座青山、一座福山、一座姻緣之山、一座文化之山,讓更多遊客感受千年名山觀音山的生態之美和文化之美。
在此佈局下,“四座山”的概念始終與品牌建設緊密結合。
爲打造“一座青山”,除了大力養護森林外,觀音山每年還舉辦森林文化節、森林音樂會、森林詩歌節,包括森林親子研學,讓親子家庭走進森林、瞭解森林,進而熱愛森林、保護森林。
爲打造“一座福山”,觀音山打造了許多與福文化有關的福元素景觀,如“天下第一福”“五福臨門”“萬福長廊”“和美廣場”等。觀音山的“花朝節”已經多次掀起全網討論熱潮,春天上觀音山“賞花納福”已是很多大灣區市民的習慣。而每年高考、中考前後,狀元文化節更吸引許多市民前來體驗“金榜題名”。
爲打造“一座姻緣之山”,觀音山迄今舉辦了 38場姻緣相親活動,累計吸引了粵港澳大灣區超12萬單身男女參加,7000多對單身嘉賓在相親會現場成功牽手。除了在相親會上收穫良緣之外,來此旅遊巧遇緣分的人不計其數,這裏成爲了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中國有名的姻緣福山。
爲打造“一座文化之山”,觀音山每年會舉辦不同主題的近100場文化活動,作爲全國首個“生態文學創作實踐基地”,觀音山多年來吸引了數百位中外著名作家前來雅聚採風,包括來自法國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·克萊齊奧、我國著名作家蔣子龍、賈平凹、遲子健等。觀音山和《書法報》一起合作了12 屆的書法大賽,將該活動做成“蘭亭獎”之外的商業獎中做得最大最有影響力的一個書法大賽。同時觀音山和中國美協合作“大美觀音山”中國畫展覽、山水畫展覽,大受好評。
東莞觀音山以生態理念爲內容,對森林公園生態旅遊進行品牌建設賦能,同時利用生態理念的知名度爲生態旅遊品牌建設打開市場。近年來,景區以創意創新爲導向,以遊客體驗爲中心,不斷促進景區產品迭新、創意出圈、品質提升,持續賦能景區高質量發展,獲得了遊客的好評和點贊。景區在原有的基礎上,結合景區的文化特色、空間特色,打造了多個景點,比如,見龍景觀、文創市集、五福臨門、福祿長廊、第一福和美水景、萬福長廊、三寶天梯、龍鳳台、飛天威亞等,深受遊客好評。
“名聯詠名山”,打造名山大嶽“朋友圈”
今年以來,觀音山的各種傳統文化活動中,影響力最大的是“名聯詠名山”首屆楹聯文化研討會——過去的“五嶽”而今成“六嶽”,泰山、衡山、華山、恆山、嵩山之外,又多了東莞觀音山。
5月24日-26日,來自“五嶽”景區的代表,和山東、湖南、陝西、山西、河南、廣東六省楹聯學會專家遊山談文,共話文旅融合,留下佳話。本次活動的主題爲“六山攜手,萬對聯心”,圍繞着楹聯、書畫、詩文等載體,對文化賦能展開交流研討。
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董事長黃淦波表示,“名聯詠名山”活動見證了“兩個首次”,“五嶽”第一次因爲文化相聚,六省楹聯代表第一次因爲楹聯而相聚。參會的“五嶽”與東莞觀音山,形成“六嶽”聯盟,並與各地的楹聯學會建立起緊密的友好合作關係,採用聯動形式不斷釋放“乘數效應”,營造良好的生態文學創作環境的同時,也爲講好“六嶽”故事提供契機。“本次活動一定會銘記在衆山文化史上且今後源遠流長。” 黃淦波說,“名聯詠名山”活動將積極打造國內名山大嶽的“朋友圈”,“以文會友”聚名山,未來歡迎更多山嶽景區加入。
此外,備受外界關注的“觀音山上觀山水”有獎徵聯今年繼續火出圈。徵聯活動自2015年至今歷時9年共舉辦10次,僅網絡傳播量已超過10億次。今年的第十次“觀音山上觀山水”138萬徵聯活動,將融合以泰山、衡山、華山、恆山、嵩山五嶽的景物元素作爲應徵對句的創作素材,截至目前網絡傳播量己超過3億人次,總投稿量超過20萬句——其中以觀音山景物元素爲下聯的對句收到來稿16萬餘句,以五嶽景物元素爲下聯的對句收到來稿約4萬句。圍繞一副對聯能夠引起十億人次關注,能夠收到50多萬副作品,不啻爲文壇盛事,觀音山公園因此被中國楹聯學會命名爲首個 “中國楹聯文化名山”。據黃淦波介紹,“觀音山上觀山水”徵聯活動的相關刊物出版發行已有10萬冊;中國孔子學院也曾到東莞觀音山調研,有意向將“觀音山上觀山水”徵聯活動編成故事,向140多所外國孔子學院傳播刊物,將我國楹聯文化傳揚四海。
未來,觀音山將努力把公園建設成爲達到國家5A級旅遊標準的風景名勝區,打造中國最大森林公園康養基地,持續打造文化名山。同時,公園依託生態資源,積極探索森林養生、森林體驗、森林康養等健康旅遊新模式,加快發展多元化、多層次的森林旅遊新業態。